资讯中心
热线: 400-998-6208
电话: 010-84896208
传真: 010-82780862

谁最垂涎商业航天?并不是资本


时间:2018年11月27日

       航天核心产业圈愈发稳固

  11月中旬,湘乡市与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天汇航投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湖南古龙湖航天军事文化主题小镇项目。

  据介绍,本次航天文化小镇建设,以军民融合发展为主导,合作内容包括航天军事文化、旅游观光、军民融合全产业孵化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航天+军民融合”体验式文化旅游项目。

  项目预计投资规模为30亿,并以航天小镇为基础,拓展合作范围,通过智慧产业和城市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和工业技改升级结合、空间技术和民用产业结合,从核心技术领域助推湘乡市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湘乡来说,这一项目是本地域航天产业发展的开端。

  不过,依托湖南这块红色土地,其航天发展并非无源之水。

  位于长沙市高新区中电软件园的湖南融创微电子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军民融合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2015年,融创微电子受相关方委托,组织开展我国首颗自主研制的航天高端图像处理芯片——“雅芯-天图”的设计开发和技术服务,为卫星获取高质量遥感图像提供技术支撑。

  这只是开端。

  2016年初,受湖南省政府邀约,商业航天公司天仪研究院决定正式落地长沙市高新区,并定位于研制面向商业市场的航天系统与载荷,通过微小卫星为国内外的科学家、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服务。

  截止今年年初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仪研究院已成功发射四颗卫星。

  不过,在航天发展大潮中,湖南省对航天链条产业的布局并未停滞。

  2016年,通过与央企联手,湖南省、长沙市两级政府以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为载体,与湖南航天合作成立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旨在以高新材料研发、产业服务及企业孵化为重心,打造中南地区新材料研发企业和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孵化平台。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表示,航天产业是长沙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产业。长沙市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营商环境、优惠政策。

  由此,今年6月份,长沙市人民政府与湖南航天签订合作协议。此次签约,聚焦“一院”、“一园”建设,推进湖南航天产业园落地,促进湖南航天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省长许达哲(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上任,湖南省政府与航天央企的合作又添一例。

  2017年6月,航天科技集团与湖南省政府重点围绕装备制造、卫星应用、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其他重点领域建立合作,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随后的9月份,中部首个航天先进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落户长沙。该项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中部地区布局的第一个产业项目基地。项目预计落户三年内可带动产值达20-30亿元,初步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

  由此,依托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国防科技大学及天仪研究院等,湖南深入航天商业化有了相对清晰的时间表。

  事实上,谋划航天产业这波操作,并非一地独有。

  2015年,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其中。自此,商业小卫星、商业火箭发射等产业纷纷上马,各地政府与民营企业进军航天领域迎来契机。

  目前逐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为核心,依托国家部委、相关高校、研究院所集中等优势的环渤海航天产业圈;以上海为核心,依托市场、资金集中等优势的长三角航天产业圈;以西安为核心,依托所在地航天单位、技术、人才、设备集中等优势的川陕渝航天产业圈;以武汉为中心,依托北斗导航应用、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人才、技术优势的中部航天产业圈。

  地方政府争打航天牌

  不过,圈外同样各有千秋。

  上月月底,第二届中欧卫星遥感应用大会暨三门峡卫星应用大会在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举行,三门峡市被授予首个“卫星应用示范城市”,旨在推进卫星应用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提及三门峡市,多数人能想到的是三门峡大坝。实际上,三门峡市确实因大坝而设。

  从立市伊始,三门峡经济以采煤,电力,冶金为主。在国内资源需求大涨的那几年,经济突飞猛进。然而因过于依赖掠夺式开采,以至于国家在整顿小煤矿、小铝矿时,三门峡成了重点整治地区。

  有关报道称,三门峡成也矿产,败也矿产。

  由于缺乏较好的工业基础,再加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限制,三门峡基本无力发展大规模工业,也注定无法实现配套的工业产业链。

  为达成“卫星应用示范城市”的目标,三门峡市陕州区先后通过北京航科、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牵线搭桥,考察科工集团三院、五院、七院,围绕“空间技术应用和兵器军械工业制造”两个大类,针对小型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遥感卫星数据应用产业链、卫星数据软件开发产业链,引进实施了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前景并不明朗。

  毕竟,在无法与基础条件完备的航天基地相媲美时,各地方政府发展商业航天的产业方向,仍需根据地方发展基础和长远规划,保有选择性。

  相比之下,借助场地、资本等优势,湖州正逐步从商业火箭这一产业链突破,以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今年,蓝箭航天的火箭制造基地落地湖州并投产。湖州市政府提供厂房等产业落地所需的基本生产设施,并投入逾2亿人民币资金支持。

  由此,蓝箭俨然被湖州视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航天产业的龙头企业。

  湖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姚星表示,目前湖州开发区以蓝箭为龙头企业,打造商业航天制造的全产业链条,推动以包括零部件制造等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的集聚,以此形成湖州的特色产业形态。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州全市已经具备军民融合企业近100家,其中2017年具有军民融合资质的重点企业有23家,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金属材料、特色纺织等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新兴电子三个本土主导制造产业不同,湖州发展以航天制造产业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所需的当地基础产业配套、人才与资本等要素,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掣肘。

  不过,航天领域是一个横向铺陈的领域,产业链长且渗透范围广。这意味着不同产业链端口发展的需求存有差异。

  相对商业火箭来说,卫星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由此,深圳凭借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优势,着力涉足低轨卫星领域。

  事实上,深圳在微小卫星领域已有先驱者。

  早在200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控股的中国卫星,便联合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深圳东方红。

  2013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及《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先后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军工四个产业列为未来产业。自2014年起到2020年,连续7年在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设立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发展,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工作。

  2015年9月,在政府支持、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深圳东方红全程在深圳研发设计、总装制造的开拓一号发射升空。

  同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前期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航天科技将利用卫星制造能力与卫星运营优势,结合深圳市在信息网络技术领域的产业链条与装备制造能力,共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加快微小卫星研发制造基地建设。

  在未来的五年,预计有80+“深圳造”卫星上天,全球用户于2025年使用“深圳智造”卫星的服务。

  一拥而上有没有必要

  不过,微小卫星在交通、农业等领域若想有为,亟需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从这一角度讲,深圳与其他发展卫星的城市一样,都面临拓宽市场下游应用、挖掘集中用户的困境。

  基于上述现状,市场上不乏商业航天“泡沫论”的声音。

  毕竟,各地政府发展航天的底子尚不能一概而论,加之行业高投资、慢回报的特性,持悲观的态度在所难免。

  不过,商业航天的概念尚在发展之中,其发展期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在目前3—5年的准备预热期中,现阶段讨论泡沫与否似乎并没那么重要。

  即便呼声各异,也依然无法阻挡各地政府与民营企业合打“航天牌”的兴致。

  在追溯其原因时,有关人士表示,各地方政府发展航天,源于对商业航天、地理信息等高端产业价值意识的提升,从而关注到这些产业对城市管理的作用(技术应用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与各地政府领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据相关研究显示,全国30多个省市的高层领导中,来自军工和航天体系的领导数量相当可观。从这一角度讲,有助于推动地方航天产业的发展。

谁最垂涎商业航天?并不是资本  
泰伯网据公开资料整理

  针对各地航天产业的“浓墨重书”,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为此表示:鼓励、有序。

  “鼓励”,即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卫星共享机制,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相关航天活动。“有序”指政府需加强管理。

  商业航天,有为还要有序。

声明:数字空间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问题,请优先联系我们 84896208,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