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热线: 400-998-6208
电话: 010-84896208
传真: 010-82780862

   

卫星遥感与农业需求同浮沉


时间:2019521


    5月此时,华北平原上10000千公顷的冬小麦正在灌浆期。这是影响收成的关键阶段。

 

  我国去年播种小麦24268千公顷,产量1.31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近20%。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

 

  同时,我国去年还有20814.3千公顷农作物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其中2585千公顷绝收。不仅如此,由于病虫害我国每年损失的粮食多达4000万吨。

 

  需求有多迫切?

 

  董书通是临沭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在的金丰公社是一家现代化的农业服务公司,通过土地托管等形式组织农业生产。他介绍,今年公社管理的农田接近10万亩,复种后规模20万亩。

 

  如此大规模的农作物管理,他们迫切需要卫星遥感来帮忙。“很迫切”,董书通在电话中强调。

 

  临沭是山东东南部的一个小县,紧挨江苏。县内东、北部是低山丘陵,西部是沭河冲积的小平原,域内山地丘陵面积接近80%。山地丘陵盛产花生、地瓜及林果,平原则以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

 

  金丰公社成立于2017年,计划到2022年要将全县30%的耕地纳入统一管理。照此计划,届时公社仅在临沭一县的托管规模就将超过300万亩。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大量外部因素影响,一旦问题解决不及时,就会损及粮食产量。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响应速度要求很高。而一家公司要管理300万亩耕地,传统的种管方式显然已经力不从心。

 

  不仅如此,金丰公社的业务范围并非临沭一县一域,它管理的耕地遍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陕西、湖南、湖北、河北、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内蒙古等多个省份,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展。

 

  要在几百万亩耕地、十几个省份之间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土壤墒情,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达产,对于金丰公社而言,遥感是比较现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之一。因此它一直在寻找农业遥感领域的合作单位,这其中既有来自国外的商业公司,也有像山东农科院这样的地方研究机构。

 

  山东省农业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隋学艳副研究员表示,目前类似金丰公社的机构正越来越多,这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据了解,早在2017年山东全省土地托管面积就已达到2400多万亩。另一产粮大省河南,去年全省土地托管面积则达到2500万亩,各种服务组织7.6万多家。

 

  管理大规模的农作物,农业服务机构面临着突出的管理成本与效率问题。然而从山东来看,其虽然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但农业遥感的发展水平却并不算高。

 

  隋学艳指出,农业遥感最突出的作用是资源调查,比如作物分布、种植面积等数据,直接可以和贸易挂钩。此外,在长势监测、旱情监测、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卫星遥感也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而通过多年的监测数据,也有助于政府、企业的决策及资源优化配置。

 

  但是,金丰公社的管理模式即便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面临的管理困难也十分突出,其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跨区域托管。

 

  公社如果只在本县乃至本省做托管业务,由于地域相对集中,作物种类以及生长因素较为统一,遥感在监测方面的应用是相对容易实现的。而跨区域托管,则必须克服区域差别。

 

  “同样的作物,在山东和在安徽,生长环境就有很大不同,同样的因素对作物的影响也不同。”山东与安徽尚且如此,更别说江南江北、东部西部的巨大差别了。

 

  应用集中于农险市场

 

  国内已有部分农业遥感机构在努力弥合这种区域差别,珈和科技是其中之一。

 

  珈和的核心产品是农情遥感平台,平台可提供全球十几个农业主产国的大宗农作物生长信息,包括分布、长势、产量、降水、地温、干旱等,精度最高可达0.8米。

 

  据公司CEO冷伟介绍,目前公司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主要是为农业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政府机构的宏观监管服务,二是农业保险的定损理赔服务。

 

  之所以选择这两项业务,冷伟坦言是因为这两个领域目前是农业遥感最容易落地的盈利点。资料显示,珈和目前每年营收增速在两倍以上,客户以政府单位和保险公司为主,两者占其营收80%以上。

 

  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卫星遥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多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保监会数据显示,自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572.65亿元,增长了11倍。

 

  麦肯锡发布的2018年中国保险业白皮书预测,我国农险市场5年内有望超过千亿元规模。

 

  大地量子CEO王驰认为我国数年之内就会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农险市场。作为一家遥感应用公司,大地量子目前的业务也以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为主。

 

  从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16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但农业的弱势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

 

  王驰说,从情怀上来讲,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为农业创造价值是一件很值得追求的事业;从技术上来讲,农业比较适合使用卫星遥感,因为面积大、总量大,同时单位面积价值不高,与中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比较匹配;从市场上来讲,看看全球的遥感数据就清楚,观测面积占比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应该就属农业了。

 

  事实上,卫星遥感与农业的结合,是遥感应用最显著且重要的方向之一。

 

  在4月长沙的中国航天大会上,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副主任赵文波详细介绍了高分卫星数据的业务化应用情况,其中“农业农村”应用部分被重点介绍。在《2019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业务应用卷)》中,“农业农村”的应用产品体系包括稳定粮食安全、农业灾害防控、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监测、农业统计等五大部分。

 

  冷伟表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农业遥感领域存在3个有利因素。首先是数据来源越来越多,并且数据成本在逐步降低。另外,用户对遥感应用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市场教育在逐步成熟。还有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都对产业发展十分有利。

 

  但王驰也指出,像所有科技行业服务传统行业都面临的问题一样,卫星遥感应用于农业领域,很多从数据中得出的结论,遥感公司认为是显而易见的,但用户并不一定理解,因此要花很多时间、精力解释。

 

  3  ?经济作物遭忽视

 

  目前来看农业遥感的用户主要还是政府、企业,但在具体应用上,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需求。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200万家,规模经营农户接近400万户,其中种植一百亩以上的农户有100多万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植大户,管理土地规模虽然没法与金丰农场一类的企业相比,但是遥感仍旧有发挥价值的空间。

 

  与多数公司把卫星遥感应用于农业不同,还有少数企业在走无人机遥感的路子,国内比较典型的如极飞地理和麦飞科技。

 

  极飞地理总经理游春成解释,选择低空遥感有多方面的考虑。

 

  他介绍,植保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地块分散。比如为大户提供服务,北方大户可能是一千亩地的规模,南方的可能是一百亩地。面积不很大且地块破碎严重。另外,植保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往往是上午观测、下午打药。卫星遥感也很难做到这种及时响应、调度。再就是天气因素,在一些云层比较多的地方,比如云贵地区,卫星遥感也很难落地。综合这些因素,在植保领域,卫星遥感远远没有低空遥感更适合。

 

  游春成还提到,从精准农业的发展趋势看,植保需要由现在的均匀喷洒过渡到精准喷洒,有虫害的区域多打药,没虫的不打,虫少的少打。这就需要更细致、清晰的监测,而卫星遥感也很难满足这类要求。

 

  除了植保,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也有估产的需求。卫星遥感用于大面积估产更合适,比如对整个河南乃至全国的小麦进行估产。种植大户或者合作社,其管理的上千亩耕地可能全部是玉米或小麦,他们可以用无人机遥感来估产,并最终帮助销售工作。

 

  可以看到,服务于小规模的土地管理,相比于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显然更适合。

 

  游春成认为,尽管目前多数公司都将重心放在大田作物上,但经济作物也是遥感应用的大趋势。

 

  截至目前无论卫星遥感还是无人机遥感,都围绕着大田作物在探索应用之道,而经济作物则基本被忽视了。隋学艳表示,卫星遥感在大宗农作物上的应用稍好些,特色经济作物的应用确实差一些。

 

  经济作物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多数由小农户管理,规模小、地块破碎严重,遥感应用要比大田作物的难度大。而且,经济作物对管理要求更高,经济价值也更高,人为干预程度远超大田作物。

 

  但是目前,该领域尚处于遥感应用的空白区。

 

  遥感在农业领域的落地,也确如前文所言,看上去机会多,但真正形成规模的市场需求还较少。不过,农业农村也在经历一个转折阶段,随着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推进,城乡差距有望弥合,而来自农业的市场机会也将更加清晰。

 

  所以,弱势产业里,仍旧有大机会。

声明:数字空间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问题,请优先联系我们 84896208,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