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热线: 400-998-6208
电话: 010-84896208
传真: 010-82780862


来源:四川省宇航科技发展研究会 日期:2021年07月21日



      2021年全球第68次发射成功:20217190819,我国利用CZ-2C火箭从西昌3号工位成功发射了 3颗“遥感30-10组”卫星和1颗“天启-15”物联网卫星。


      作为技术成熟的火箭,CZ-2C在新技术验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726日,遥37箭执行“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任务时,同时开展了整流罩/降落伞和一子级/栅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验证该技术的国家,为后续发展运载火箭落区控制乃至可重复使用奠定了基础。


      20201026日,遥43箭执行“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任务时,整流罩再次搭载了落区安全控制系统,其主要电子设备均是遥37箭飞行试验回收复用的,这是中国航天运载史上首次“系统级”重复使用精密的电子设备。本次任务是第3次进行整流罩伞降试验(整流罩上搭载了高度计组合,首次采取高空开伞方案和改进的电气系统),将为我国航天运载器回收复用积累技术经验。


      “遥感30星座”曾称创新5号,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本组卫星入轨后,将有30颗卫星在轨,之前的8组也全部由CZ-2C从西昌发射入轨,(分别是:012017929日、0220171125日、0320171226日、042018125日、052019726日、062020324日、0720201026日、08202157日、092021618)


      十九大报告曾指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76日,空警2000总设计师陆军院士在新华网思客讲堂中表示:空警500上面采用的数字阵技术领先美国两代。但面向未来,预警指挥系统(AWACS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将会是天空地海水下多平台一体化的信息指挥网络系统。


      美国海洋监视卫星(Naval Ocean Surveillance SystemNOSS)已经发展到三代,由国家侦察办公室NRO运营,主用户为美国海军。第一代卫星代号“白云”(White Cloud),于1976-1987年间发射,共发射3颗×9组卫星(失败1组),第二代卫星代号“命运三女神”(PercaeNOSS-2),于1990-1996年发射,共发射3颗×4组卫星(失败1组),第三代开始于2001年,代号“入侵者”(Intruder)。从第三代起,卫星由每组3颗减为每组2颗。目前NOSS-3共有在轨卫星16颗,第9NOSS-3计划由Falcon 9发射。


      “天启-15”命名为“瑞金号”,天启物联网星座由“国电高科”运营,计划由38颗(6颗×6个轨道面+2颗在轨备份)低轨卫星提供船舶AIS、飞机ADS-BARGOS浮标和全球数据采集和通信服务,打造“空天地海”一体的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卫星由805所下属埃依斯航天基于拓展型立方星平台建造。目前已共有14颗卫星在轨(含本次)。天启星座组网用遍了我国酒泉、西昌、文昌、太原4大发射场和海射平台,国电高科让多少小卫星公司羡慕。


      “天启物联网星座”(曾用名“奥博物联网数据星座”)实质是天基短报文通信系统,用于接收分散于全球的各类终端上行数据,存储并转发至地面数据中心,还可提供下行业务信息广播,进而实现对地面终端管控。其主载荷为UHF频段数据收集系统(DCSData Collecting System)载荷模块,因其轨道低、作用距离近,发射和接收设备简便价廉,天线指向精度要求低,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分布在全球广域的终端数据。物联网星座作为地面物联网的必要补充,更可有效解决地面网络覆盖不到的海上、空中及偏远区域的物联网络接入问题,满足军队、政府、行业、个人用户对于航空、海事、林业、地震、水利、环保、气象、海洋等应用方向的海量数据获取需求,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将成为我国商业航天服务于军民融合领域的典型范例。


      美国轨道通信公司的Orbcomm星座已发射66颗卫星,加拿大的开普勒星座(Kepler)计划140颗卫星构成、已有15颗在轨。


      本次是长二丙第77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80次飞行、也是我国今年第24次航天发射、还是西昌发射场今年第7次发射(酒泉9次、太原5次、文昌3次)。

声明:数字空间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问题,请优先联系我们 84896208,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